臺南、理容院、花店、長北街

神農殿、蔡草如、小北門

「理容院旅行」:從老理容院出發,享受城市裡生活日常

三合院

一直久聞在鴨母寮市場後面,有一家百年三合院咖啡館,決定趁著週日的午後,來探索一下。奉阿母的之命,先去「島入冰店」購入一罐香甜回甘的豆腐乳。沿著赤崁東街,路經開基靈祐宮(想起昨晚在「存心堂」聽到「開基靈佑宮」道長分享他的台南私房點,找時間再來分享),沿著成功路走在鴨母寮市場 (點我看啥咪好吃)的騎樓下,牆面掛滿小時候會玩的塑膠玩具組的攤子。

順著google導航的指示,顯示「海漾風華(鴨母寮三合院)咖啡館」,需轉入眼前的裕民街裡,看著水溝蓋地形順勢而上,不知是否是德慶溪舊河道?巷弄盡頭,有個白色山牆的老屋,果不其然,就是「海漾風華」三合院咖啡館。

三合院小小的,但卻有著大大的院子,有一群院友正在舉辦為期兩個月一次的讀書會,讀書會的主持人見咖啡店主理人胡大哥在忙,便來招呼我入座與協助點餐。

點了熱奶茶與厚片吐司,上餐時,沒想到還附上一小盤奇異果。熱奶茶的味道出乎我意料,請教了主理人胡大哥,原來茶底是糯米菩洱茶。

在胡大哥料理輕食的窗邊,聽著胡大哥邊備餐,邊娓娓道來怎麼找到海樣風華的故事:胡大哥原來住在台北,海漾風華的三合院,可說他花了五年往返台北台南之間的時間,終於找到可以在台南落腳的居心地。建物主體不大,卻有著寬闊的院子,於是,院子的小陽傘下,成為可離開鴨母寮市場前成功路車水馬龍的喧囂,一處可以用銅板價在老三合院坐下來喝杯菩洱茶為基底的熱奶茶的小天地。

Section image

在車水馬龍的鴨母寮市場的成功路後方,能在三合院的院子裡放空地坐著,真是舒服。

Section image

花店 、神農殿、蔡草如、小北門

離開咖啡館後,散步到位於忠義路與裕民街34巷口轉角處,瞧見梅菊花店,想起之前「東來理髮廳Since1980」的老闆秀蓮姨,都在這裡買鮮花回去佈置理髮廳(註1),決定走過去逛逛,想買些鮮花回家放。才一踏入花店,就聞到空氣中飄著淡淡的野薑花的香味,買了一束,50元。

梅菊花店」至今約70年左右,現在的第三代主理人為石燕妮,提到創辦人阿公會開始賣花,是因為剛好田裡有種,順便賣,後來逐漸演變成販售祭拜用的花店。而聽聞燕妮姐阿公當時開的花店,就在長北街上神農殿旁邊時,我忽然眼睛為之一亮,因爲那家神農殿就在當時的「華谷理容院」後門對面,小時候會到到神農殿旁的甘仔店買零食吃。

Section image

而燕妮姐提到的市場則是古稱「豆仔市」,因為昔日小北門城門(今民德國中)就離神農殿

走路5分鐘左右的距離,真的非常近,難怪當時農家從小北門挑著穀物入城(以花生、黃豆為主),會就近在神農殿週遭的空地進行交易,便逐漸成市集,也因此被稱為「豆仔市」(註2)。

花店老闆的父親與朋友們,

邀請蔡草如為神農殿留下小北門前,昔日豆仔市交易勝景

而燕妮姐的父親第二代石遠然,則在民國75年時,則與友人們發起神農殿的整修,並邀請畫家 蔡草如,為「神農殿」創作了一幅描述昔日豆仔市在小北門前交易熱絡的盛況的石刻畫(註3)。

實際從昔日小門門城所在地的民德國中,走回神農殿,抬頭看著這幅描繪著昔日小北門腳下的豆仔市熱鬧交易盛況,赫然發現,畫家蔡草如在右上角,留下的一句給觀者的訊息,文末寫著蔡草如敬獻,很推薦各位找個涼爽時刻,實際走一趟(民德國中(小北門)——神農殿(畫家蔡草如的小北門腳下市集石刻畫——自強街(小北門入城後的古道),真的很有感。

Section image

神農殿,擁有著畫家 蔡草如 (註4)細細描繪著昔日小北門城門腳(今民德國中)下的豆仔市熱鬧交易盛況作品。並在右上角,留下的一句穿越時空給觀者的訊息。「遙想昔日小北門城腳穀物市集之盛況。蔡草如敬獻。」

Section image
Section image

自強街(大銃街)為昔日進入小北門城後的古道。

台南小北門昔日樣貌(上圖)(圖片來源:網路)

小北門殘跡:位置 (資料分享:大同的臺南)

華谷理容院、長北街、小北仔、童年、神農殿

離開「神農殿」,結束了台南小北城門與「神農殿」之間關係的現地田調後,我走回昔日「華谷理容院Since1976」在小北仔的舊址(現為幸福自助餐店),找到了當時阿母在裝修華谷時,在店前騎樓地板上,留下的華谷的洗石子Logo “Faku Barbershop”。每個綠色洗石子做成的胖胖的英文字體旁,都做工細緻以玫紅粉的收邊條圍繞著整個字母,而象徵理容院的Barber的a與e,則選擇了近乎純白色的洗石作為視覺層次上的表現。而整個地板則在外圈做了整圈綠色洗石子的外框,並在左上角做了雲型造型,去破除工整的長方形框體,增加造型感,十分講究。

Section image
Section image

華谷理容院當年開設於民德國中附近的店,當時施作於騎樓Faku Barbershop的主視覺logo,在物換星移近40年後,仍在該處。從做工的細節可遙想,當時店體的講究程度。(很好奇粉紅色的收邊條,是什麼材質,跟是不是便品,否則,要做這麼曲,也太厚工。)

Section image

從幸褔自助餐(西門路264號)到民德國中前這一代的騎樓,還留有部分的洗石子騎樓地板,可說是觀察洗石子的工法的戶外教室的好地點。

跟特地為我移開設備讓我拍logo的「幸福自助餐」老闆夫婦道謝過後,返回「神農殿」,想在廟宇重新改建的石碑上,尋找是否刻有當時重修發起人之一「梅菊花店」第二代石遠然的名字時,忽然看到了自己阿爸曾家裕的名字出現在上頭。原來當時華谷剛搬遷來小北仔時,開店不順,來「神農殿」請示後,便生意平順。

Section image


石籤筒上註明著捐獻者「進興糖果行」(為台南市現今開業中最大間的柑仔店,現在位於民權路三段,不知與長北街這裡的神農廟,又有怎麼樣的因緣際會的故事。))

石籤筒上註明著捐獻者「進興糖果行」(為台南市現今開業中最大間的柑仔店,現在位於民權路三段,不知與長北街這裡的神農廟,又有怎麼樣的因緣際會的故事。)其實廟宇的石碑,是很棒的探究府城老商家脈絡的史料。

Section image

神農殿的神農大帝穿著樹葉做的衣服,覺得藝師,用樹葉為土地之神做衣服,真是再貼切也不過了。

忽然有種帶著現在39歲的自己,穿越時空,重返回到當時9歲玩耍的騎樓現場、走回當時遠望不敢進去的神農殿、走回當時國小通學的長北街上,在30年後與9歲的自己對話,告訴她,原來她不敢進去的的那間小廟,裡面其實坐著一位很厲害穿著樹葉做裙子,手拿稻穀的神明,還有幅很厲害畫家的作品在裡面,而且每天都可以從華谷看到的民德國中,以前是一座城門。

Section image

華谷理容院當時於小北仔店的照片(攝於1985年左右),從大門玻璃與騎樓天花板,都可以見到無所不在的華谷logo與雲型造型邊角。(照片提供:臺南 華谷理容)

Section image

華谷理容院當年在小北仔店前,聖誕節於店門口的騎樓合影 (照片提供:臺南 華谷理容)

Section image

華谷小北仔店現在是幸福自助餐,華谷理容院當時做的店前的騎樓洗石子與logo,仍保留至今。

Section image
Section image

這趟旅行的起點,是偶然間從「東來理髮廳」秀蓮阿姨推薦的菜市場旁的花店,因緣際會地爬梳神農殿,小北門、豆仔市之間的故事,也才發現,阿母總是稱呼當時的「華谷理容院」為「小北仔」,原來從小北門城而來。自己小時候在華谷後門玩耍的地方,有著這樣的一段故事。而偶然在二手書店買了葉老的書,從書中葉老的描述的景象,才知道,當年過了民德國中之後,是一片丘陵與墓地,自此對我來說,離開民德國中往北的一帶的城市景觀,多了份葉老描述的日軍墓地及那塊他在炎熱的天氣裡,偶遇已過世的親戚贈送玉佩的如《聊齋誌異》般的鄉野奇談(註5)

有機會跟自家周邊的理容院老闆聊聊,會有種如同偵探抽絲剝繭,「我以前怎麼沒發現」的原來如此的感受。

每家開業超過40年的理容院老闆,幾乎都會歷經1~3次的搬遷,台南歷年的都市更新,也隨著理容院老闆在城市裡因為租約在城市裡不斷地搬遷,在他們的家族相簿裡面,偶然地記錄下了台南城區裡面,很微觀的城市日常生活紀錄。若對城市的聚文化研究有興趣,其實從理容院是很好的切入點。不知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喜歡偶然間拾得的城市故事線頭,慢慢爬梳出後的那種,「我以前怎麼沒發現」的驚喜與獲得更多對生活所在的城市的喜愛感呢?

後記:

神農殿前的「華儂理髮廳Since1997」

2025年的8月11日的這天,我與「海漾風華(鴨母寮三合院)」的胡大哥,相約前去拜訪位於「神農殿」對面的「華儂理髮廳」。這家理髮廳,早在2023年因「梅菊花店」前來「神農殿」初探時便對她十分好奇。沒想到,2年後,踏入拜訪的機緣,是來自胡大哥應允陪同來體驗「剃頭店」的理髮。

延伸閱讀:

註1:「理容院笑咪咪」

2021年時,我以我家「華谷理容院」阿母為40多年來的下班去做衣服的興趣為靈感,以「理容院笑咪咪」為題,邀請「森耕工作室」,拍攝以8家臺南理容院老闆下班後樂此不疲的興趣,作為描述老臺南人的日常生活樣貌縮影的短影片,分享給一樣喜歡台南老日常的人,從影片去找有相同興趣的理容院老闆,一起聊聊相同的興趣,從相同愛好裡,一起「理容院笑咪咪」。

Section image

註2: 「豆仔市」資料參考來源:臺南市政府觀旅局_台南旅遊網

https://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detail/6066

註3:「神農殿修繕與蔡草如石刻畫」資料參考來源:「神農殿」,撰文者:謝奇峰,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https://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TainanCity/north/2104053-SND

註4:「蔡草如:神話、戲臺與逆光赤城(點選有連結)

南美館在2022年有一檔的特展,非池中有做了專題報導,雖然錯過了展覽,但仍能從該專題報導中,深入了解這位作品遍佈全台近60間廟宇的藝術家

「蔡草如:神話、戲臺與逆光赤城」,撰文者:臺南市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註5 :葉石濤的「紅鞋子」

葉石濤的「紅鞋子」的「荷花居」中,有一段當時小北仔周邊日治時期地景的描述。

起初還有柏油路,後來變成泥土路,約莫走了40分鐘變成牛車路了。兩邊都是高過人頭的管草,左邊是反射白花花的陽光,寂靜一如鏡面的魚塭了。右邊是小丘陵,密生著相思樹,(中略),抬頭一看,就看見幾棵老榕樹圍繞的廣場在山腹中,有很氣派的潔白石階通往哪兒。石階上面有鳥居(神社前牌坊)用龍飛鳳舞的日本式漢字寫著「陸軍墓地」」。

(作者:葉石濤,「紅鞋子」民國78年出版,「荷花居」頁39~40。)

👉 贊助:理容院城市旅行導覽護照(50元)點選有購買連結

👉 理容院城市旅行X長北街周邊順遊 點店名有地址

花:

梅菊花店 (東來理髮廳 老闆阿蓮的愛店)

紅玫瑰花店 (老闆換盆很細心)

建築:洗石子logo

華谷理容 。昔日洗石子logo (今:民德國中斜對面「幸福自助餐」)

理容:

華儂理髮廳 Since1997 (長北街神農殿對面,環境乾淨、理容細膩、親切)

東來高級理髮廳 Since1980(近火車站,開放女仕洗頭、做臉)

頂立男士髮型工作室 Since2000 (近大觀音亭,開放女士做臉)

100理髮 (成功路,華南銀行旁)

新男美理髮廳 Since1963(赤崁東街,已歇業)


寺廟:

大銃街神農殿神農大帝 (蔡草如作品)

開臺聖地 三老爺宮(鄭成功駐軍地)

臺灣首廟天壇(打小人)

#臺南祀典興濟宮 (快嘴月老、藥籤)

喝:

揣茶 (用料講究,茶磚冰塊)

啤酒超市 (帶瓶啤酒,邊喝邊散步)

吃 (白天)

海漾風華(鴨母寮三合院) (鴨母寮市場、三老爺宮周邊巷弄)

憨吉胖 vegan bakery (臺灣小麥的麵包)

泉成點心店 (炸火燒蝦天婦羅)

南青商店 (阿婆水+彈珠汽水)

阿惠熟肉香腸 (米腸)

枝仔冰城台南店 (二樓內用窗邊,遠眺興濟宮屋頂剪黏)

越南小吃 (好吃、親切)

島入冰店 (用料講究、實在、 安心)

川庭屋 (老綠豆糕店)

素:

三津制麵|台南市場店 (素麵、豆花)

吃(晚上):

貓島廚房 (義大利麵)

兔彼炸物(炸馬鈴薯片)

古:

#小北門城遺址(今:民德國中

住 :
下南隅

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