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image
  • 想分享的事
  • 理容院笑咪咪
  • 大事記  
    • 1976年我家開華谷理容院
    • 2015年理容院哈司托
    • 2017年理容院城市旅行小冊
    • 2018年城市洗頭車
    • 2020年理容院旅行作為國際認識台灣的另一種新方法
  • 展覽資訊  
    • 展覽概念
    • 展覽主題分類
    • 展覽全區配置圖
  • 展示說明  
    • 理容院城市生活博物館
    • 什麼是理容院
    • “純”是怎麼來的
    • 台灣理容院棒透了
    • 正港理容八大流程
    • 探訪不同時期洗髮槽
    • 中日歐的混血文化
  • 理容院關鍵字  
    • 空間/器物
    • 生活興趣
    • 身體照顧
    • 城市記憶
    • 等級分類
    • 制服
    • 洗眼睛
    • 電棒燙
    • 經典髮型
    • 工具箱
    • 上海派
    • 理髮椅演化_Part1
    • 理髮椅演化_Part2
  • 駐村
  • 各家理容院故事
  • 紀錄片
  • 交通資訊
  • workshop
  • News
  • Photo
  • 支持我們
  • 全世界僅有臺灣擁有

    中日歐理髮廳混血文化

  • 因臺灣獨特的歷史背景

    產出了臺灣獨特

    融合中日歐三系統的理容院文化

    臺灣在清領時期的移民浪潮下,福州派理髮師將中國特有的掏耳、治喉嚨痛的特殊 理髮附帶的服務帶入台灣。

     

    而日治時期,日本人將西方現代化的理髮設備、技術、衛生及店鋪系統引入台灣。 爾後,臺灣也跟著日本本土流行起山本頭與電棒燙。因而使全世界只有臺灣,承襲 歐式的刮鬍與理髮座椅、中國福州派的修臉、掏耳與喉嚨痛,日式的山本頭與電棒 燙,融合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男仕理容文化。深具國際高度,與臺灣文化特色之 一的代表性價值。

     

     

  • 清代理髮師協助客人掏耳 ( 圖片來源 kknews)

     

    台灣理容的 ”中國” 基因

    |掏耳朵
    |玻璃棒洗眼睛
    |治療喉嚨痛 (俗稱福州派)

     

    ※ 於清領時期,傳入台灣。

     

    註 : 在昔日醫療較不發達與昂貴的年代,清代理髮師順帶扮演 起家庭醫生的角色,透過學徒制,師傅將治療客人眼睛及喉嚨 不適的技巧與藥劑傳授給徒弟。

    ※ 日治時期,日人講求衛生,強制要求上 述路邊理髮攤,改設為西式店鋪與設備,成為臺灣理容院現代化的開始。

     

    台灣理容的”歐洲” 基因

     

     

    |西式設備 ( 躺立兩用理髮椅、梳妝台、工具等 )

      西式髮型 ( 含刮鬍子 )
    |講究衛生 ( 上身需著白色工作服等 )

    |清一色男理髮師 ( 俗稱上海派 )

     

     

    註 : 上身著白色工作服的習慣,至今部分理容院老師傅們,依舊保持著這樣習慣。

  •  

    台灣理容的”日本”基因

     

     

    | 電棒燙
    |山本頭
    |清一色男理髮師 ( 俗稱上海派 )

     

    ※ 於日據時期,傳入台灣。

copyright ©

城市洗頭文化實驗

有限公司

TaiwanBarbershopTravel

聯繫我們

0970-126-812

odelia10102010@gmail.com

 

 

0
    所有文章
    ×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s來確保流暢的瀏覽體驗。若繼續,我們會認爲你接受使用cookies。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