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image
  • 想分享的事
  • 理容院笑咪咪
  • 大事記  
    • 1976年我家開華谷理容院
    • 2015年理容院哈司托
    • 2017年理容院城市旅行小冊
    • 2018年城市洗頭車
    • 2020年理容院旅行作為國際認識台灣的另一種新方法
  • 展覽資訊  
    • 展覽概念
    • 展覽主題分類
    • 展覽全區配置圖
  • 展示說明  
    • 理容院城市生活博物館
    • 什麼是理容院
    • “純”是怎麼來的
    • 台灣理容院棒透了
    • 正港理容八大流程
    • 探訪不同時期洗髮槽
    • 中日歐的混血文化
  • 理容院關鍵字  
    • 空間/器物
    • 生活興趣
    • 身體照顧
    • 城市記憶
    • 等級分類
    • 制服
    • 洗眼睛
    • 電棒燙
    • 經典髮型
    • 工具箱
    • 上海派
    • 理髮椅演化_Part1
    • 理髮椅演化_Part2
  • 駐村
  • 各家理容院故事
  • 紀錄片
  • 交通資訊
  • workshop
  • News
  • Photo
  • 支持我們
  • Hello & Welcome!

    Add a subtitle here.

  • 理容院的 台灣男子漢經典髮型

  • 山 本 頭

    需順著頭型剪,長度只比光頭長一點剪完前額與鬢角會刻髮線。

    據說日本當年大流行是因為海軍山本五十六,另一說則是因仰慕當時奧運的運動員選手而效法。

    西 裝 頭

    又稱 37 分,會塗抹大量的髮蠟,為使前額髮流不易垂下,

    而會將前額髮流燙成波浪, 又俗稱 Nami,2 個稱 Nami 代表有兩個波 浪。(上圖為一個 nami)

    電 棒 燙

    從模仿黑人髮型而來。

    髮型十分持久,但非常傷髮質因打架不易被抓到頭髮,而受黑道喜愛。

    創始人為永沼重己,因偶像清水健太郎而廣受年輕人效法而流行。

    黑 魯 巴 庫

    把兩邊是鬢角頭髮向後梳前額會有瀏海,頭頂的頭髮吹整成澎澎。也流行很久。

copyright ©

城市洗頭文化實驗

有限公司

TaiwanBarbershopTravel

聯繫我們

0970-126-812

odelia10102010@gmail.com

 

 

0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s來確保流暢的瀏覽體驗。若繼續,我們會認爲你接受使用cookies。
    了解更多